1 第一章 煤气的初冷和焦油氨水的分离 为什么要对焦炉煤气进行初步冷却? 从炼焦炉发生的荒焦炉煤气,首先需进行初步冷却、焦油汽和水汽的冷凝及初步净化,然后再输送到以后的工段回收煤气中的氨、苯族烃并脱硫、脱氰。在煤气初步冷却过程中,还可得到粗焦油及氨水。 焦炉煤气从炭化室经上升管出来时的温度,与炭化室装满煤的程度以及在炭化初期和末期煤气发生的情况有关,大约是650~750℃。此时煤气中含有焦油汽、苯族烃、水汽、氨、硫化氢、氰化氢、萘及其它化合物。为回收和处理这些化合物,首先应将煤气进行冷却,这是因为: 从煤气中回收化学产品时,要在较低的温度(25~35℃)下才能才能保证较高的回收率 含有大量水汽的高温煤气体积大(例如由附表 2 查得 0℃时1 米 3 的干煤气,在80℃经水汽饱和的体积为2.429 米 3,而在25℃经水汽饱和的体积为1.126 米 3,前者比后者大1.16 倍),使输送煤气时所需要的煤气管道直径、鼓风机的能力和功率都增大,是不经济的。 在煤气冷却的过程中,不但有水汽冷凝,而且大部分焦油、萘也被分离出来。部分硫化物、氰化物等腐蚀性介质也溶于冷凝液中,从而可减少对回收设备及管道的堵塞和腐蚀。 此外在回收氮和苯族烃以前,对煤气进行初步净化还有利于氨的回收、改善硫铵质量和减少对循环洗油质量的影响。近年来,在煤气的初冷过程中,也为此目的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煤气的初步冷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集气管及桥管中用大量的循环氨水喷洒,使煤气冷却到82~86℃;第二步再在煤气初冷器中冷却到25~35℃(生产硫铵系统)或低于 25℃(生产浓氨水系统) 第一节 煤气在集气管内的冷却 一、 煤气在集气管内冷却的机理 1 .冷却的传热、传质机理 煤气在桥管和集气管内的冷却,是用表压为1.5~2.0 公斤/厘米 3 的循环氨水 2 通过喷头强烈喷洒。当细雾状的氨水与煤气充分接触时,由于煤气温度很高而湿度又很低,所以煤气放出大量显热,氨水大量蒸发,快速进行着传热和传质过程。 传热过程取决于煤气与氨水的温度差。因煤气的温度高于循环氨水的温度,所以热量就从煤气传给氨水,从而使煤气冷却。 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循环氨水液面上的水汽分压与煤气重水汽分压之差。因为循环氨水液面上的水汽分压大于煤气中的水汽分压,所以氨水就部分蒸发,同时煤气温度急剧降低,以供给氨水蒸发所需的潜热。, 煤气在集气管中冷却时所放出的大部分热量用于蒸发氨水(约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