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功效、栽培茶树和制成茶叶的国家。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据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氏是公元前 2 7 3 0 年神农时代的象征,由此可见,茶的起源当然更早,而茶被人类发明和利用也至少有 5 0 0 0 年的历史了。 茶的利用最初是在野生采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神农氏发现茶之可饮,古代有这样两种传说,一种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是说神农在采集草药时,为了验证各种草木的药理功效,必亲自品尝,有一天他碰到好几种有毒草木,感觉口干舌麻,五内若焚,遂意识到这是中毒的征兆。正当他躺在大树下休息之际,树上飘落几片树叶,神农信手取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但觉其味苦涩,渐渐地感到麻木消除,舌底生津,且气味清香,食后能提神醒脑,他意识到这种树叶具有解毒的功效,于是采叶而归,定其名曰“荼”(即茶)。另一种是传说神农时代没有医生,人们生病了只得找些草药煎服。有一次,当神农在大树下生火煮水,准备给病人煎药时,有几片茶树叶子落入锅内,却见水色微黄,便取水饮之,发现此水味带苦涩,喝后回味香醇甘甜,并能解渴生津,振奋精神,因而捞叶剖析,肯定了茶的药用价值。 传说虽然不能尽信,但是至少有一点信息值得注意:“荼”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它的某些药用之性。这些反映的是远古时代的传佚之事。从文字考证来看,我国最早利用茶叶的记载始于殷周。周成王时期,周公旦的《尔雅﹒释木篇》中记载:“槚,苦荼也”;《礼记﹒地官》记载:“„掌荼‟、„聚荼‟仅供丧事之用”;《中国风俗史》记载:“周初至周之中叶,饮物有酒、醴、浆等,此外犹有种种饮料,而茶其最著者。”由此可见,殷周之时,我们的祖先对茶的利用,已经摆脱了最初的药用,不但作为祭品,而且还发掘出它的饮用功效,茶开始成为一种日常饮料。 茶在战国以前,其种植和使用还仅限于巴蜀地区,至于其他地区,除去一些达官贵人靠接受贡品和馈赠获得以外,寻常百姓是很难享受到的。秦统一中国,茶的使用、普及与种植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并且,开始将茶烹制成羹饮来食用,但这时的羹饮与后世的将茶作为饮料不同,而是将其烹制成一种菜汤,作为食品用的,然而秦朝流传下来的有关茶的史料并不多见。到了西汉,已经有了关于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而饮茶的起始时间应该比这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