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确定位置》精品教案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教材第 63~65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能说出我们班班长坐在哪里吗?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班长的位置。预设:学生可能认为班长坐在第 4 组第 3 个,也可能认为班长坐在第 3 排第 4 个。质疑:同样都是表示班长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预设:学生会想到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组,班长就在第 4 组第 3 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班长就在第 3 排第 4 个。师: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班长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课题——确定位置(板书)。【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当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不了问题时,就会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进而积极地进行下面的学习。】自主探究1.明确行、列的意义。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师: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在数“列”的时候,习惯上按从左往右数的顺序,依次为第 1 列、第2 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按从前往后数的顺序,依次为第 1 行、第 2 行……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师:现在你能说出班长的位置吗?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并汇报。预设:学生在说“前后”也就是行的时候不会有问题,在说列的时候会有问题,左右——是站在什么位置来确定的。师:同学知道了用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你知道淘气坐在哪里吗?先把情境图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课件出示:教材第 63 页情境图)。同学互相指一指,然后说一说。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淘气的位置。(第 2 列,第 4 行。)师: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笑笑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2.认识数对。师: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你能在点子图上,找出淘气和笑笑的位置吗?教师课件展示位置,学生记录位置。小强:第 1 列第 1 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