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有其特定的营销方式,比如大宗量、低价格等往往给人留下平淡的印象。在国内市场,直接为原料药举办的交易会除了一年两届的国内原料药交易订货会之外(APIChina),近年来又增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原料药(原料药有其特定的营销方式,比如大宗量、低价格等往往给人留下平淡的印象。在国内市场,直接为原料药举办的交易会除了一年两届的国内原料药交易订货会之外(APIChina),近年来又增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原料药(CPHI)中国展,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到欧洲参加每年 11 月份举行的 CPHI 欧洲展。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贸易观念的改变,原料药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也在变化。1.注册营销注册营销对于以国际市场为主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原料药向国外规范市场输出必须要通过进入国的资格准入。欧洲国家的 COS 认证、EDMF 文件,美国 FDA 的 DMF 文件,印度的原料药注册成为近两年中国企业原料药出口工作的重点。我国最早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就有产品做了美国 FDA 的 DMF 文件登记,截至 2005 上半年,我国企业累计获得美国 DMF 文件号(有效)241 件,其中仅 2005 年上半年就新增 38 件,这说明我国医药企业国际注册的意识正在增强。注册美国 DMF 文件号数量较多的企业有山东新华制药、浙江海正药业、扬州制药、上海三维制药、重庆大新和重庆凯林等。尽管 DMF 文件号并不是进口许可证,但它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成功进行国外注册,表明该企业是个重视管理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企业,也说明该企业有资格向规范市场进军,从这个意义上讲,"注册营销"应当成为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可利用的一个手段。此外,还有企业的 cGMP 认证、2006 年将在欧盟实行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简称 REACH 法规),都是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需要考虑的注册营销策略。2.小品种营销中国原料药在世界制药产业链中处于最基本的原材料水平,大部分产品价格低、产能规模大。近两年由于中国的基础工业成本提高,如水、电、气、煤、热、运输价格的普遍上涨,使这些大宗产品的成本明显增加,利润下降,加上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战此起彼伏,中国原料药的优势在削弱。面对这样的产业环境,那些信息灵敏、行动迅速的企业将目标转向了一些利润高、规模小、有进口需求的小品种上。如半合成青霉素类的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氯唑西林,头孢类的头孢吡肟、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