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负责“制造问题”还是“解决问题”有一位大师很有智慧,常常有人向他请教,每次大师都能给出最好的解答。他有一个调皮的徒弟慧净,慧净看到每天有这么多人来找师父,心里想:“总有一天,我要想出个题目把师父考倒。”有一天,他来到师父房里对师父说:“师父,我可以请教您一个问题吗?”师父说:“请问。”于是他说:“如果我在一个玻璃瓶里塞了一只活的鸭子,我要怎样才能不把玻璃瓶打破,救出那只鸭子呢?”听到这话后,师父没有回答。慧净想:“这下总算考倒师父了。”于是,他跟师父说:“师父,您先想想,我先告退了。”他刚跨出房门,师父突然大喊一声:“慧净!”慧净转过身问师父:“师父,有什么事吗?”只听到大师讲了一句话:“这只鸭子不是自己走进去的吗?”大师接着说:“慧净,我们人生下来是要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问题的。”大师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很多职场人便如慧净一样,他们在职场上只会制造问题,甚至制造不可能发生的问题,还对这个问题沾沾自喜。像在这个例子里,鸭子不可能自己走进瓶子里,慧净却想出这个问题来,不就是自己制造问题吗?许多问题起因于想太多。职场上有很多人和这位小徒弟一样,在打电话给客户之前就会想:“他会不会正在忙?”“他会不会拒绝我?”跟老板提建议前就先揣测:“老板会不会接受这个建议呢?”“我是不是要再多问几个人的意见呢?”“我要不要回去完善之后再提交方案呢?”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源于心里想太多。在职场上,老板花钱聘请员工是让员工解决问题的,而非制造问题。你的薪水取决于你能解决多少问题,所以请随时思考:当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你到底是来解决问题,还是来制造问题的?我们身边常会遇到一些善于制造问题的人,我管他们叫“好奇宝宝”,因为他们一碰到问题就会跑去问主管:“我这样做好吗?”向主管汇报或咨询意见绝不是坏事,但问题在于,许多“好奇宝宝”专门制造许多问题、障碍。最后卡住的都是自己,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曾经有一位助理就是如此。他刚进公司时,每次碰到公事上不懂的情况就来问我、刚开始,我很高兴他把我当做可以咨询的对象,但时间一久,我就发现不对劲,例如我请他去营销部拿一份报告时,他会问我:“那个部门的人都很难缠,要是我拿不到那份报告怎么办?”我的一位副总级的朋友也在职场上碰到许多“好奇宝宝”。每一次他要求工厂厂长出货时,厂长绝不会马上说“是”,而是反问他:“客户方面要求我们在这个时间出货吗?”“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老板你确定账款收得回来吗?”这些人没有先把自己职位上该完成的工作完成,反而先帮老板制造其他问题。另外,有些人常在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递出辞呈,他们给的理由千篇一律:“公司没有制度。”反问他们需要怎样的制度,却听不到他们有任何实际措施,只是一味地指出问题。问题制造者,不会补洞只会找洞跳哈佛“教育领导改变小组”策划主持人华格纳(TonyWagner)曾经提出未来职场最重要的七个能力。在这七个能力当中,第一个被提及的就是批判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批判思考,就是能够问对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让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一看到问题就乐不可支,以为自己已经找到问题,却忘了要解决问题,甚至延伸出更多的问题来。这些人从未想过要为公司贡献智慧、想出解决之道,就如同大师的那个小徒弟慧净,在还没有成为可以帮人解决问题的大师之前,就先挖掘问题,找洞给自己和别人跳进去。要不是大师看清楚其中的奥秘,慧净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找到了别人解答不出的题目呢。工作中难免会有挑战,挑战中当然会有许多瓶颈出现,但这些瓶颈是否真是瓶颈,还是你挖掘、想象出来的问题呢?这就有赖于每个人的慧眼判断了。变身解决问题高手三步骤1、理清问题:当问题出现时,请先理清这个问题是工作中会碰到的,还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只有搞清楚问题的源头之后,才有助于你下一阶段的抉择。2、放下问题:倘若发现这一问题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你应该当机立断,放下这个问题。放下的方式就是去执行它,不要再给自己有二话的余地。3、解决问题:若理清后发现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