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 38 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 18 学时,第七、八学期计 10 学时,第九、十学期210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学期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目标8第一学期(1学)(一)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6•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