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教学大纲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解剖特点(2)生理特点(3)免疫特点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1.上呼吸道:鼻、鼻窦、咽鼓管、咽部、喉部2.下呼吸道:气管及支气管、肺解剖特点1.上呼吸道:鼻、鼻窦、咽鼓管、咽部、喉部(1)鼻:鼻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炎症时易充血肿胀出现鼻塞,导致呼吸困难、而影响吮乳。(2)鼻窦:急性鼻炎时易导致鼻窦炎,尤以上颌窦及筛窦最易发生感染。(3)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鼻咽炎易致中耳炎。化,故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1 岁以内少见。(4)咽部:咽部狭窄且垂直。腭扁桃体在1 岁末逐渐增大,至4~10 岁时达高峰,14~15 岁时逐渐退(5)喉部: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形,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肿胀,故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窒息、痉挛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喉内有声带,因此,也常被称作嗓子。它位于颈的前方,有三个重要功能:保持通往肺的气管的清洁;引导食物进入正确的通道以防止气哽;使人能够说话。会厌软骨是控制通往肺的通道开关。甲状软骨是喉部最突出的软骨,吞咽时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环状软骨使甲状软骨与气管牢固相连。3.胸廓婴幼儿胸廓较短且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横膈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通气和换气;小儿纵隔相对较大,纵隔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易致纵隔移位。(二)生理特点发育未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新生儿明显。2.呼吸形态:1.呼吸频率和节律 小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各年龄呼吸频率(如下表);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婴幼儿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的活动范围小而膈肌活动明显,呈腹式呼吸。随年龄变化——胸腹式呼吸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频率(次/分)年龄呼吸(次/分)脉搏 呼吸:脉搏新生儿40~50120~1401:3~1 岁30~40110~130 1:3~1:4~3 岁25~30100~1201:3~1:4~7 岁20~2580~1001:4~14 岁18~2070~901:43.呼吸功能小儿肺活量、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均较成人小,而呼吸道阻力较成人大,故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易发生呼吸衰竭。4.血气分析通过血气分析了解氧饱和度水平及血液酸碱平衡状态。小儿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值项目氢离子浓度(m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