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小灯泡的基本构造。2.使学生了解小灯泡发亮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以及文字进行记录。2.能对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行预测,并展开自主探究。3.初步学会整理和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记录,归纳出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三)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能严格按照预测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手电筒、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剪好的电池、小灯泡纸样学生准备:彩色笔、固体胶【教学过程】1 / 6一、情景导入1.(出示手电筒,打开)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手电筒里的小灯泡亮了)2.除了手电筒里有灯泡,还有什么地方有?学生汇报(教室里、家里、冰箱里、玩具上)二、认识灯泡的构造1.问题:小灯泡的结构是怎样的?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灯泡的各部分,每一小组学生在纸上画一个,边画边给每一部分起个名字,注意尽量画大一点。2.小组活动:(用彩色笔)在纸上画灯泡,并将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3.集体评价,哪个小组画得好?请几个小组学生汇报小灯泡的构造,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通过画灯泡并且要求“尽量画大一些”的活动,能让学生十分清楚地了解灯泡的构造,为后面的学习探究活动:接亮小灯泡时,电线接触灯泡的哪个部分的语言描述打下基础。)4.教师小结:通常我们将灯泡的这些结构部分叫做:玻璃泡、灯丝、螺纹、连接点、金属架。(并板书)三、探究怎样使灯泡亮起来1.过渡语:我们已经认识了灯泡,你们现在最想让小灯泡做什么呢?(交流讨论得出共识:使灯泡亮起来)2.问题:要使灯泡亮起来,需要些什么?(电池、电线等)2 / 63.激发矛盾:现在我这儿也有电池、电线,小灯泡怎么没有亮起来呀?(要把它们连接起来,顺便引导学生观察电池的构造,了解电池的基本连接方法。)4.猜想(1)讲述:你们都说要连接起来,你们准备怎样连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板书课题:让小灯泡亮起来)(2)要求:每一小组的学生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请你们先商量一下,将各种想法分别画在纸上,并将它们编上号,(注意:不要出现重复的想法。)为了方便,老师这儿有剪好了的灯泡和电池,(出示样图)你们直接贴到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