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等 9 个常见病种(手术 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基本原则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 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 会的负担。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 患者安全原则。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 诊疗的核心要求。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 的康复治疗师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 现新损伤等情况。二、循序渐进原则。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 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三、个体化诊疗原则。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 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 康复诊疗方案。四、 多学科合作原则。 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 医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 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一、首次诊疗时间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 24 小时内。二、康复评定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 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二 康复专科评定。 评定骨折部位的疼痛、 肿胀情况, 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 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 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康复治疗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一体位摆放与处理。(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 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三骨折局部治疗。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 合。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 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四 根据患者病情, 适时开展转移、 负重及步行训练, 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四、注意事项(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 序渐进。(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 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 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 配合等。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一、首次诊疗时间临床专科处置完成后 24 小时内。二、康复评定内容(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 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二 康复专科评定。 评定损伤部位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