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我们要了解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了解住宅区位的主要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和城市地租理论、地租对地价的影响,熟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以及土地区位对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城市地租理论、地租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土地区位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住宅区位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地租理论概述 第二节 城市地租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城市地租 第四节 区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土地区位的利用 一、地租的基本含义 二、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 三、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基本含义 是由农业或其他产业中的直接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和反映。 地租产生的基础是存在着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且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任何社会制度下,只要这一社会形态存在,就必然存在地租。 根据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公式 c+v=c+v+m,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租反映的是奴隶主、地主对奴隶和农民的全部剩余物甚至必要生产物(指维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那部分劳动产品)的占有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地租反映的是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取地主阶级的土地使用权,而交给地主阶级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而不再是由农民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地租是国家土地所有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 地租与租金的区别。 租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全部货币额。 租金除了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地租外,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土地上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利息; 2.租金中有时还包含着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 3.租金中有时还包含着一部分农业工人的工资。 二、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地租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代表重农主义的杜尔哥、奎耐。威廉配第在他的《赋税论》中首次提到了地租的概念,对级差地租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杜尔哥初步揭示了地租与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提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结果 (二)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亚当•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