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上层艺术才是艺术的范畴,艺术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应该涉及广泛的经济利益。然而,就在人们还在为此争辩之际,艺术产业已经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那么,艺术产业化的进程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推动的?这些因素又为什么能够推动艺术产业发展呢?这正是本节要探讨的问题。 艺术产业化是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使“艺术行业”显化并独立出来成为产业的直接因素。在微观层面上,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化,在通过创新等方式提高收益的同时,必须努力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追求规模效益,这促使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来扩张规模。这是艺术得以产业化的微观动力。另一方面,艺术企业化使得原来的艺术商品生产和交易变得更加稳定,这种稳定和有序的企业合约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企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从事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生产,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经营,同时,产业分工的细化逼迫企业建构产业链,优化产业组合。 在企业微观力量的基础之上,艺术之所以最终形成产业并独立出来主要有如下两大原因: 一、需求拉动 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同样,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消费者对艺术商品的强烈需求构成了艺术产业化的需求面。 (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随之增加,消费需求总量不断扩张,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行为科学认为,人的需要分不同层次, 对食品的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求,对艺术产品的需求是较高级的需求。人们满足需求的顺序一般由低级到高级。对食品的需要量受生理条件的制约,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所以在食品需求逐渐满足的情况下, 居民伙食费开支占家庭生产开支的比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尔定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恩格尔系数的逐步下降,对艺术的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 有数据资料显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 GDP 达到 1000~3000 美元阶段,居民吃穿类消费比重显著下降,住用类比重显著上升,住房、汽车、交通、通信、教育、旅游、艺术娱乐和服务性消费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恩格尔系数从 100 美元以下时的53.2%下降到 1000 美元时的28.4%,降幅达 24.8 个百分点;当人均 GNP 达到 1000 美元以上(中值 1500 美元)时,恩格尔系数降幅趋缓,仅下降 1.6 个百分点;另据对 17 个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