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链传动课堂练习 一、是非题 1.链传动中,当一根链的链节数为偶数时需采用过渡链节。( F ) 2.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 F ) 3.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恒定不变。( T ) 4.链传动设计时,链条的型号是通过抗拉强度计算公式而确定的。( F ) 5.旧自行车上链条容易脱落的主要原因是链条磨损后链节增大,以及大链轮齿数过多。( T ) 6.在套筒滚子链中,当链节距 p 一定时,小链轮齿数 zl 愈大其多边形效应愈严重。( F ) 7.由于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所以它对轴产生的压力比带传动大得多。( F ) 8.旧自行车的后链轮(小链轮)比前链轮(大链轮)容易脱链。( T ) 9.链传动设计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消除其运动的不均匀性。( F ) 10.链传动的链节数最好取为偶数。( T ) 11.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的动载荷,应减小链条节距、增加链轮齿数。( T ) 12.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T ) 13.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避免打滑。( F ) 14.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承载能力大。( F ) 二、填空题 1.链传动中,当节距 p 增大时,优点是 链的承载能力大 ,缺点是 传动的不平稳性、冲击、振动及噪声严重 。 2.链传动的 平均 速比是不变的, 瞬时 速比是变化的。 3.链传动中,链节数常取 偶数 ,而链齿数常采用与链节数互为质数的奇数 。 4.链轮的转速 越高 ,节距 越大 ,齿数 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5.链传动设计时,链条节数应优先选择为 偶数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防止受到附加弯矩的作用降低其承载能力。 6.链传动设计时,为了防止容易发生跳链和掉链的现象,大链轮的齿数 z2 应小于或等于 150 。 7. p 表示链条节距,z 表示链轮齿数,当转速一定时,要减少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采取的措施是 减小 p 增加 z。 8.链传动中大链轮的齿数 越多 ,越容易发生跳齿或脱链 。 9.链传动中,即使主动链轮的角速度1 为常数,也只有当且中心距恰为节距的整数倍。时,从动链轮的角速度2 和传动比 i 才能得到恒定值。 10.链传动在工作时,链板所受的拉应力是 非对称 循环变应力。 11.低速链传动 (v<0.6 m/s)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链的过载拉断,为此应进行 静 强度计算。 12.链传动是具有 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其失效形式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