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 主讲:许旭红 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不存在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离开市场,商品经济无法运行。 但商品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有市场经济萌芽。从最初的市场经济萌芽,经过发育、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才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 其一,生产要素市场化。不仅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而且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 其二,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不仅有商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而且存在要素市场,通过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不是一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经济的,只有当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全社会,整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总体经济而不是局部经济受市场调节,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这种经济才能称为市场经济。 二、资源及其配置问题 (一)资源的经济学定义 资源是指人们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是稀缺的,而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社会。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社会必须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根据资源的不同用途在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即资源配置。 (二)资源配置及其目标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使用。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由此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按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共有的规律。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所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一个客观规律,是自发地由市场调节来实现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还是自觉地通过计划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