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 2011 年 12 月 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 年)》提出了 14 项定量指标,其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率、建设项目预评价率、控制效果评价率、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以及粉尘、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等 6 项指标,都必须依靠技术服务机构的有力支撑。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率达到 70%以上; 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 80%以上;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 60%以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率 65%以上; 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 2008 年提高 20%以上; 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 100%。 服务意识是指单位全体员工在与 一切单位利益相关的人或单位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 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的内涵: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杨元元:三个“多想一想”: 要多想一想广大一线职工还在恶劣的环境下从事劳动;多想一想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正在不断地侵害职工们的身体健康;多想一想我们有多少职工因患上职业病而丧失了劳动能力或失去了生命。少扯一些皮,多做一些实际工作。 增强忧患意识:一方面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二是职业病危害分布领域广、受害人数多。三是新的严重职业病危害不断出现。四是新的职业卫生问题不断出现。五是职业病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影响大。六是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监管工作需要。 现有甲级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能力有差距,缺乏卫生工程人员和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导致评价报告中工程防护措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