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考察报告为加快推进我县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促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近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全臣带领县环境创优效能提速工作办公室、监察局、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政府法制办、采购中心、城投公司、电信公司等单位负责人,赴**市、**县和**市考察学习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参观、查阅资料等方式,实地感受了三地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和优化环境工作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大手笔风格,窗口人员创新服务理念、热情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其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一、三县市政务服务基本情况(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新政务服务中心于20XX年8月正式运行,面积6500平方米,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45个,其中44个部门275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驻,设70个服务窗口,窗口人员150人,真正实现了“一楼式办公、一站式收费、一条龙服务、一网式运行”,是集审批、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超市”。一是窗口布局科学合理。将中心大厅按功能分成投资建设审批区、企业注册登记区、房产登记服务区等9个服务区,同时还设有10个中介和配套服务窗口,大厅服务功能清晰明了。二是人员管理规范有效。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制定了责任追究、限时办结等19项管理制度,统一窗口人员工作着装,并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营造中心“一家人”的亲情氛围,达到了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目的。三是政务服务向镇村延伸。全市10个乡镇123个村、22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做到“十有”,村便民服务室做到“五有”,部分乡镇还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网上通知、网上代办、网上查讯、网上投诉等网上办事目标。(二)**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建于2008年,面积2400平方米,49家单位入驻,设60个服务窗口,窗口人员近90人。该县的主要特色就是实行服务下沉,重点加强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便第1页共8页民服务网络互通,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办成事。由于**县山高路险、地广人稀,农村群众到乡镇、县城办事极其不便,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推出“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服务理念,利用已经运行的农村基层党建网络,把政务服务延伸到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将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22个部门76个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授权村便民服务室受理,建立连接县、部门、乡镇、村(社区)的综合服务平台,实行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服务模式。农民办事只需到村便民服务室提交资料、填写表格,村受理员将审核通过的表格、证件通过网络上传到乡镇、县政务服务中心同步审核、在线反馈,并告知申请人审核结果及在村里领证时间。同时,整合银行、商务、供销、通信、电力等功能,在村便民服务室开通多功能电子商务终端,实行惠农补贴领取、电费缴纳、话费充值、汇款转账、电信业务等综合服务,打造了政务服务体系升级版。该县还建立了“县委办公室统筹,县委组织部主抓,纪委监察局督办,政务服务中心承办”的工作机制,实行相关县直部门一周办结、动态督查、责任追究和工作倒逼。近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相继对**的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三)**市政务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进驻市级审批部门39个、开发区部门4个,水电气热报装和中介服务机构26家,设服务窗口253个,窗口人员390人。该市在政务服务中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中心也被列为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主要做法是: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延伸服务链条,形成“一个创新、四个延伸、两个网络”的服务模式,打造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交易于一体的“政务超市”。在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上。一是做实并联审批。对工业、文化旅游、物流等项目审批进行流程再造,实行并联审批提高效率。如建委的项目报建、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合同备案、档案报送、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散装水泥使用、劳务分包备案、施工许可等手续全部合并为施工许可证一项办理,并对行政事业性项目“零收费”。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