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张缙韬昆明医科大学什么是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他们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吗?心理正常vs心理异常心理正常:1.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2.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心理正常vs心理异常常识性的区分——根据日常生活经验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4.影响他人生活心理正常vs心理异常医学标准:认为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产生于脑功能失调。临床医生认为精神障碍的人脑部会有病理过程存在。统计学标准:认为人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符合正态分布,根据心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心理正常vs心理异常内省经验标准:包括病人的内省经验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社会适应标准: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病与非病”三原则(一)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病与非病”三原则(一)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1.自知力2.现实检验能力“病与非病”三原则(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认知情绪行为“病与非病”三原则(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人格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早期对心理异常的关注(一)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格体液性质有密切相关。1)胆汁质2)多血质3)黏液质4)抑郁质早期对心理异常的关注(二)5-16世纪,人们将心理异常现象看作被魔鬼附身,于是鞭打、火烧、禁闭、捆绑作为驱鬼手段横加在患者身上。早期对心理异常的关注(三)17世纪后,精神病学从酷刑中解放精神病人。神经科学发展迅速,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运动性失语区。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促使人们用唯物的思想看待心理异常的问题。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意识的心理过程只是整个心理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2.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关键词:1.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2.本我、自我、超我3.防御机制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二)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心理冲突”的机制。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二)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相互正负诱导过程等;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二)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2.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二)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3.最后用类比的方法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比如生活事件使人兴奋,同时又要努力克制自己,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冲突,冲突不能消除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人的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三)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1.潜能无论就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美的性质和特点。认为心理问题和异常源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阻碍,“自我”无法实现。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三)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2.存在焦虑马斯洛认为存在焦虑是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即存在与责任的冲突,这种对立跟随人的一生。这种焦虑称为人的基本焦虑。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情绪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脑器质性损伤的情绪障碍意志障碍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1.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2.知觉障碍:1)错觉2)幻觉3.感知综合障碍:1)视物变形2)非真实感3)体感障碍幻觉分类1.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2.根据体验来源的不同真性幻觉、假性幻觉3.根据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