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与央行履行职责 十六大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面对新世纪执政兴国的挑战,大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层中央银行落实十六大精神,履行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责,就是结合辖区经济发展实际,贯彻好国家宏观货币政策,努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积极推动宏观货币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以金融发展促地方经济发展。 金 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好金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宏观货币政策,以此推动经济发展。第一,要积极推进社会信用工程建设,着力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平台。近年来,货币政策在基层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原因有多方面,其中社会信用缺失问题严重是重要因素之一。履行基层央行职责就必须从金融角度出发,建立以企业信息为主体,个体信息为补充的社会征信系统,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投资和信贷投入提供良好环境。第二,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灵活高效新机制。发挥央行联系政府与金融部门的优势,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在确保金融债权的基础上,从金融角度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应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改制企业在开户、结算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第三,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辖区已经占有半壁江山,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改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基层央行应主动研究民营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别是重点推动信贷工作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应加大对那些信用程度高,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采用诸如抵押贷款最高限额、中小企业联户联保贷款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应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评级授信工作,提高信贷工作效率。第四,积极支持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业对农业的支持对减少贫困具有带动性作用。“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致富是关键。近几年,通过推进小额农业贷款,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农村稳定,同时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导农业生产找到了新的思路。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小额农业贷款的投放面过窄,同时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放贷的问题。这都要求基层央行结合实际搞好调研,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地开展,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民增收。第五,积极推动以“教育”为对象的金融服务。十六大报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