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第四章距离测量内容要求:1.掌握钢尺量距2.理解钢尺量距误差3.熟练掌握视距测量4.理解电磁波测距重点讲授: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2113/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4.1钢尺量距1、量距工具2、直线定线3、量具方法4、钢尺量距成果整理5、钢尺检定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34.1钢尺量距相关概念:在测区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半径小于10km的范围),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两点间连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称为水平距离。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这两点沿铅垂线方向在大地水准面上投影点间的弧长。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44.1钢尺量距直线量距的一般方法直接量距:用长度标准直接与被测距离比较,从而获得被测距离长度。(皮尺、钢尺、铟瓦基线尺)。间接量距:根据已知条件,依据一定的关系式间接推算出被测距离。(视距测量、视差法测距、物理测距)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5直线量距的精度及其适用范围方法精度适用范围4.1钢尺量距1、步测法1/50野外踏勘、选点和小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2、视距法3、钢尺一般量距4、钢尺精密量距5、激光红外测距仪1/200~1/300地形测量中的碎部测量1/2000~1/3000导线测量,一般建筑轴线丈量1/5000~1/2万精密导线测量,工业厂房主要轴线的测量测程:2KM~20KM精度:(3mm+2PPM)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64.1.1量距工具钢尺量距:是利用具有标准长度的钢尺直接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又称距离丈量。量距常用的工具有:测绳、皮尺、钢尺、因瓦尺。测纤、花杆、垂球、弹簧称和温度计。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74.1.2直线定线直线定线将待测距离上的分段点标定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工作。量定线的目的:保证待测距离的直线性定线的方法:花杆目视定线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84.1.2直线定线直线定线的实施在两点间定线;在两点的延长线上定线;两点不通视时的定线:逐渐趋近法。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94.1.3量距方法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D=nL0+△L0在平坦地面丈量距离时,可把尺子放在地面上逐段进行丈量至少往返测各一次。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并将其换算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精度一般不低于1/3000|往测–返测|/往返均值=1/MAB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04.1.3量距方法平坦地面测量算例:整尺段数为3,余长:往测24.890m,返测24.840mD=nL0+△L0往测距离为:174.890m返测距离为:174.840m平均距离为:174.865m相对误差:|往测–返测|/往返均值=1/M|174.890-174.840|/174.865=1/3500AB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14.1.3量距方法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平量法如果地面起伏不大,丈量时将尺子一端抬高,并用目估法使尺子大致水平,然后用测钎(或垂球)将尺子的端点投到地面上。将量得的各段水平距离求和即为所量距离。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24.1.3量距方法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斜量法当坡度变化均匀时,AB的斜距L,测出地面的倾角δ,则水平距离l为:l=L×cosδ。如果未测倾角δ,而是测定了A、B两点间的高差h,按直角三角形计算。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34.1.3量距方法数据处理误差计算:往、返测较差:D=D往-D返往、返测相对较差:容许相对较差:||/1||DDDDK测规铁路城市公路容许相对较差1/20001/3000平地:1/3000山地:1/1000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44.1.3量距方法数据处理若达到精度,所测距离最终值为:)(21DD返往D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54.1.3量距方法精密量距适用范围:精度要求1/10000以上时距离测量。量距方法:①清理现场、经纬仪架设在A点,瞄准B点。②在经纬仪视线上依次定出比钢尺一整尺段略短的尺段,并打上木桩,木桩上标“十”字。24/10/24第四章距离测量164.1.3量距方法精密量距量距方法:③两人拉尺,后司尺用弹簧称控制拉力,两人同时读数,要求读至0.5mm,一人指挥。④每尺段移动钢尺前后位置三次,三次测量结果之差不超过2~3mm,并记录现场温度至0.5℃。⑤用水准仪测量尺段间木桩顶高差、往返高差不超过±10mm。24/10/24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