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配位反应中副反应系数的计算和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熟悉配位剂的特性;掌握配位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参数的计算和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条件;熟悉配位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滴定条件的选择。了解配位滴定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配位反应中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概述:配位(络合)滴定法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大多数无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其稳定常数小,因而无机配位剂在滴定分析中无法广泛应用。有机配位剂中氨羧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组成一定而且很稳定,除碱金属离子外,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配位。目前配位剂应用最广的是 EDTA(乙二胺四乙酸)。 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是:(1)EDTA 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物,形成的螯合物立体结构中具有多个五元环,因此,绝大多数配位物都相当稳定。(2)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物都是简单的1∶1 的关系,计算时都是1∶1 的关系。(3)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物大多数是易溶于水的,故能在水溶液中滴定。(4)EDTA 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物大多数是五色的,便于用指示剂指示终点。所以目前常用的配位滴定就是 EDTA 滴定。 § 6 -1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平衡 1.配位物的稳定常数 M + X == MX MX[]K[][]MXMX MXK称为配合物(MX)的稳定常数。 当金属离子与配位剂形成 MXn 的配合物时,其形成是分级的,每级都有稳定常数,其各级稳定常数的乘积称为累积稳定常数。用 β 表示。 β1 = K1 第一级累积稳定常数 β2 = K1·K2 第二级累积稳定常数 … … βn = K1·K2… Kn 第n 级累积稳定常数 2.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配位滴定中涉及的化学平衡比较复杂,除了被测金属离子 M 与滴定剂 Y 之间的主反应外,还存在其它的一些副反应,其总的平衡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LOHMLMOHM + Y = MY HNHYNYHOHMHY MOHY ML2 M(OH)2 H2Y ┇ ┇ ┇ MLn M(OH)n H6Y 显然,这些副反应的发生都将对主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反应物 M、Y 发生副反应对主反应不利,生成物 MY 发生副反应则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为了定量地表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引入副反应系数 α— 未参加主反应的反应物的各种存在型体的总浓度与能参加主反应的反应物的平衡浓度之比。它是分布系数的 2 倒数。 (1)配位剂 Y 的副反应系数 它是未与金属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