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长地下室的技术措施 目前有很多工程出现超大型的地下室,其长度达到200m 甚至300m。按照《高规》第4.3.12 条的规定,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5m(框架结构)和45m(剪力墙结构);同时《高规》第4.3.13 条也规定了当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设计都突破了《高规》第4.3.12 条的规定,也有较多成功的经验:中华广场(地下室及裙楼为168×137m,1999 年落成)、昆明柏联广场(地下室及裙楼113×84m,2000 年落成)、沈阳百佳广场(120m×80m,2001 年落成)均未分缝,在设计上采取了设置后浇带、配置通长的抗温差变形钢筋等技术措施,在使用中未发现有明显的温度裂缝。说明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突破规范所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是可行的。 地下室不受日照的影响,季节温差的影响比上部结构小,因此分缝间距可比上部结构更大一些,一般来说,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将地下室的不分缝长度放宽至120~150m 是可行的。 但 目前有不少住 宅 小区 将整 个 小区 的地下室全 部连 通,地下室的长度达到200 多米 甚至300 米 ,给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带来一定的难 度,一般来说会 将超长的地下室按一定间距分缝处 理 。南 方 地区 地下水 位 较高,地下室有防 水 要求 ,分缝处 特 别 是底 板 分缝处 的防 水 处 理 较为困 难 ,地下室侧 壁 和顶 板 的防 水 处 理 则 较容 易 实现。下面 介 绍 处 理 此类 超长地下室的技术措施。 一、底 板 1、分缝原 则 。 底 板 不分缝的最大长度一般控 制 在 100~150m,如 超出此值 则 建 议 分缝,分 2 缝间距一般控制在100m 内。分缝间距与底板受约束的情况有关。如底板下为坚硬土层或岩层,底板变形会受到岩石的摩擦约束,此时应将分缝间距适当减小,必要时需采取措施(如采取柔性防水,在底板与岩层间加一层砂层等)减少底板与岩石的摩擦效应,如底板下为较软的土层,则其约束较小,分缝间距可适当放松。 2、分缝构造措施 3 3、原理 此节点的原理是将底板分缝部分做成U 型结构,利用U 型结构的变形能力来抵抗温差的变形。这种构造在钢结构中得到普遍的应用,许多暴露在室外的输水管或者输气管线都会采取这种做法。但钢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强,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否采用这种做法还需仔细验算。 力学模型 按此计算模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