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_第1页
1/22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_第2页
2/22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_第3页
3/22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1 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背景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近年临床硏究证据及2008 年学组编写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基础上,参考 2014 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相关指南,2016 年 CRRST 临床试验结果,结合中国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治特点修改而制定,本指南中涉及的颈动脉狭窄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2 流行病学2015 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中最主要的原因,成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农村脑卒中的死亡率为150.17/10 万人,城市卒中的死亡率为 125.56/10 万人。脑卒中患者当中缺血性卒中约占 80%左右,其中约 25%〜30%的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40〜64 岁的劳动力人群占近 50%,而且危险因素的控制率在我国很低。3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及致病机制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约占 90%以上,其他原因包括慢性炎症性动脉炎(Takayasu 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放射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迂曲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颈动脉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而引起脑缺血及卒中症状,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颈动脉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主要累及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可导致相应器官供血区的血运障碍。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引起脑缺血症状主要通过下述机制:(1)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表面可有胆固醇结晶或其他粥样物质碎屑不断脱落,碎屑本身可形成栓子流至远端颅内血管形成栓塞;(2)碎屑脱落后,斑块内胶原等促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血栓形成后不断脱落导致远端血管反复栓塞;(3)狭窄造成远端脑组织血流低灌注;(4)动脉壁结构破坏致颈动脉夹层或内膜下血肿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4 定义01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既往 6 个月内无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的临床表现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02 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既往 6 个月内有 TIA、一过性黑矇、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临床症状中一项或多项的颈动脉狭窄称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 发病相关危险因素01 高血压高血压是人群中风险最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较,有高血压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要高 4 倍,特别是收缩压比舒张压具有更强的负相关,但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