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税收信用思考积极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是**年全省国税工作会议报告中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近期,我们就如何根据当前征管实际需要切实提升纳税信用评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XX县区国税局进行了专题调研。一、调研的基本情况在XX县区国税局调研期间,我们了解到,该局在**年3月份即制定了本局的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软件,随后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开。当年7月份,共评出了16家a级信用纳税人并由市政府统一表彰,在纳税人中引起较大反响。目前全市已有46家企业成为a级纳税人,另外评出b级信用纳税人有8793家、c级信用纳税人有1940家。该局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索,在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受到纳税户的欢迎,而且有效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年该局入库“两税”12.05亿元,增收2.5亿元,增长25.6%;**年入库“两税”16.68亿元,同比增收4.63亿元,增幅达到38.42%。XX县区国税局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支持。首先在管理上,一是要科学地设置等级标准,并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确定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内容和具体标准,是实施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制度首要的、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必须遵循科学的态度。为此,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企业对税法的遵从度、纳税的自觉性和以往的纳税记录,作为主要标准。同时与加强办税人员管理结合起来,将办税人员参加税法知识和涉税业务培训、考试成绩、获得办税资格证、日常办税考核记分等情况,与纳税人信用等级挂钩,从而促进了办税人员素质的同步提高。在评审过程中,XX县区国税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操作,使评定结果得到社会认可,既让a级信用纳税人有光荣感和自豪感,也使c级信用纳税人感到压力。二是明晰责任和权益,实行不同的监控与激励措施。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第1页共4页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XX县区国税局对a级信用纳税人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在办税大厅开设专供a级信用纳税人办税的“绿色通道”,享受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在二年内非人民来信举报、非上级规定的专项检查,不纳入选案对象;非主观故意的偶然违章行为,在自由裁量权限度内从低或减轻处罚;放宽发票供应量;优先办理出口退税等政策优惠;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告,并抄告银行、工商、海关、商检等部门;以及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其它便利措施。对c级信用纳税人则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对其日常纳税资料加强审核;严格控制发票供应量;作为责任区重点巡查对象;纳税评估原则上每年一次;列入稽查选案重点等。对b级信用纳税人实行正常管理。其次在技术上,XX县区国税局开发了纳税信用等级管理软件,外挂在5.0征管系统软件上运行。该软件包括等级认定管理、日常评定管理、文书制作、信用跟踪管理、统计查询和办税人员管理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该软件的运行,基本使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工作走上了信息化的轨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减轻了工作量,保证了评定管理的及时、规范、统一。由于纳税人众多,依靠人工评审不仅繁琐,而且劳动强度很大。同时,对企业平时纳税情况、违章情况等信息,如果仅仅依靠人工采集和积累,很容易出现疏忽遗漏,使评审工作不够客观公正。利用系统软件不仅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使信用等级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建立了信用跟踪,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该系统软件具有的信用跟踪管理功能,能提供窗口身份识别功能,自动产生税务违章案底,建立综合管理档案。各个岗位、窗口工作人员能运用该软件及时识别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便于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三是强化了重点监控,发挥了提示预警作用。一方面,通过对不同信用状态的提示,便于各岗位在日常征管工作中加强对c级企业的严格管理、严格审核。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内部控制警戒线,凡得分低于警戒线或连续3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企业,对内提醒责任区、纳税评估等岗位加强跟踪管理;对外向其发出警示,促使纳税人主动纠错,不闯“红灯”。此外,通过比对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办税人员的历史记录,也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