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标准教案纸 课堂教学题目 音频信息处理与数字音频编辑1 授课时间 地 点 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信号的特点、存储格式及质量的度量方法 了解声音的特性。 了解声音的分类 教学重点 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频谱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音频概述 音频(Audio)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是多媒体系统使用最多的信息载体。 音频是通过一定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在物理学中称为声波。声音的强弱体现在声波压力的大小上(和振幅相关),音调的高低体现在声波的频率上(和周期相关),如下图。 振幅 声波的振幅就是通常所说的音量。在声学中用来定量研究空气受到压力的大小。 周期 以规则的时间间隔重复出现,这个时间间隔称为声音信号的周期,用秒表示。 频率 声音信号的频率是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用赫兹(Hz)表示。人们把频率小于 20Hz 的信号称为亚音信号;频率范围为 20 Hz~20k Hz 的信号称为音频(Audio)信号;高于 20k Hz 的信号称为超音频信号,或称超声波信号。 带宽 带宽是指频率覆盖的范围。 音频信息处理基础 音频信息在多媒体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视频图像配以娓娓动听的音乐和语音 ;静态或动态图像配以解说和背景音乐 ;立体声音乐可增加空间感 ;游戏中的音响效果等。 音频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电声转换、音频信号的存储、重放技术、加工处理技术以及数字化音频信号的编码、压缩、传输、存取、纠错等。 音频文件的分类 一、多媒体音频可按用途、来源、文件格式及压缩方法等多种途径进行分类。 音频信号可分为两类:语音信号和非语音信号。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 它包含了丰富的语言内涵,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所特有的形式。 非语音信号主要包括音乐和自然界存在的其他声音形式。非语音信号的特点是不具有复杂的语义和语法信息,信息量低、识别简单。 1.规则音频是一种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可用一条连续的曲线来表示,称为声波。因声波是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模拟量。 2.模拟音频信号的两个重要参数 模拟音频信号有两个重要参数:频率和幅度。声音的频率体现音调的高低,声波幅度的大小体现声音的强弱。 一个声源每秒钟可产生成百上千个波,我们把每秒钟波峰所发生的数目称之为信号的频率,单位用赫兹(Hz )或千赫兹(kHz )表示。信号的幅度是从信号的基线到当前波峰的距离。幅度决定了信号音量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