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二、教材分析《昆明的雨》是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三、学生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不少散文,本单元再学这些散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语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赏析语言。四、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2、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圈点批注文中优美的段落,仔细品读文章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形散神聚的特点,着重把握课文的抒情线索。六、教学策略诵读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今天我们就跟随汪曾祺先生一起走进《昆明的雨》,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声调。2.思考: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不仅是写雨,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木香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的事。3.上述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黑红黑红的,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娇娇的。4.小组探究:作者不仅写了昆明的雨,而且写了在昆明时所有与雨有关的记忆。那么,作者仅仅只是记叙这些而已吗?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不只是单纯的记叙描写,在文中,作者在开头与结尾都很明确地表达了“我想念昆明的雨”,作者的一系列描述中,寄托着对昆明的雨的至深想念。(三)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全文可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2 段):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的话题。第二部分(3-5 段):写昆明的雨和雨季。第三部分(6-8 段):写昆明雨季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第四部分(9-10 段):写“我”在雨中的生活经历,引发乡愁与诗情。第五部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