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 --------CO2 气保焊焊接工艺 CO2 焊工艺过程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着金属飞溅、焊缝成形以及劳动保护等问题,选择好焊接规范参数是保证焊接质量及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1、焊接规范参数的选择 参数有: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气体流量、电源极性。 1.1、焊接电流 根据焊件的厚度、坡口形式、焊丝直径来确定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焊接过程的稳定性、焊缝成形、焊接质量、焊接生产率。一般情况下,焊丝直径一定时,焊接电流的增加,使焊缝的熔深、熔宽、余高都有所增加,而熔深增加最为明显。当焊接电流太大时,易产生飞溅、焊穿及气孔等缺陷,反之,焊接电流过小时,电弧不能连续燃烧,易产生未焊透或成形不良等。 1.2、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它对于电弧的稳定性、焊缝成形、飞溅大小、短路过渡频率及焊缝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电弧电压过低,弧长过短,会引起焊丝插入熔池的现象,使飞溅增大,易引起焊接过程不稳定;电弧电压过高,弧长变大,短路频率很快下降,使熔滴粗大,金属飞溅增加,焊缝氧化性加剧。对使用平特性电源的 CO2 焊,当所用的焊丝直径为 0.8~1.2mm,在短路过渡时,电弧电压可按下述经验公式推算:U =16+0.04I(U =电弧电压;I=焊接电流) 1.3、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不仅影响到焊缝的单位线能量,焊缝形状尺寸,而且还关系到接头机械性能、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产生。特别在焊接高强度钢和合金钢时,为了防止裂纹,保证焊缝的塑性和韧性,更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速度。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余高、熔宽和熔深相应地减小,焊接速度减小,则余高、熔宽、熔深相应增加。但焊接速度过慢,对薄板易焊穿;对较厚板熔深不但不会增加反而减小,因熔宽过大,熔池变大,电弧产生在熔池上面,电弧热难以到达焊缝根部和两边缘,容易产生熔合不良、满溢等缺陷;焊接速度过快,使焊接区的保护层受到破坏,同时焊缝的冷却速度加快,降低了焊缝的塑性,并使焊缝成形变坏。总之,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三者要匹配恰当,才能获得良好的焊缝质量和外形。 1.4、焊丝伸出长度 焊丝伸出长度是指焊丝从导电嘴伸出到焊件除去弧长后的那段距离。一般焊丝中伸出长度是焊丝直径的10 倍(5~15 毫米范围内)。伸出长度过长,则焊丝电阻热增加,焊接电流变小,降低了熔池热量,容易引起未焊透,同时会使焊丝过热而熔断,造成焊接过程不稳定,飞溅严重,焊缝成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