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之诚信篇主讲人:各位同学:大家好。诚信就是诚实,信用。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诚信渗透到各个方面,诚信是最宝贵的美德,是我们取信于人的根本,没有比信任危机更可怕的了。信任危机是社会的毒素,是我们蔑视诚信所付出的代价,它无声无息却充满负面的能量,足以销蚀人的勇气和良善,更会使一个国家,民族丧失最后的团结精神。我们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诚实守信九个环节。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自我反省”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静默三问。请大家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正做到诚实守信了。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30秒,敞开心扉、叩问心灵,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扫去心中残存的尘土,第二个环节《唱歌曲》大家一起来合唱《道德歌》从我做起”。诚信人人人人诚信诚信的中国心想事成前程似锦,诚信为本土能生金天下的人和诚信你我合作共赢诚信人人人人诚信诚信的中国心想事成前程似锦。下面进入第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学模范”。一诺千金的李元成52岁的李元成在XX县区周坪供电所工作,28年来,他一直默默照顾两个与他非亲非故的老人——78岁的付承信和72岁的刘克英。他视两老为自己的亲生父母,跟老人们建立了超越血缘关系的特殊亲情。李元成这样做,源于他跟战友的一句生死承诺。1975年,李元成和老乡付先根同时从XX县区参军到贵州遵义某部队,入伍前,他们素不相识。1979年1月的一个深夜,李元成所在的部队接到上前线执行任务的命令。战友付先根前来送别,他们互相承诺对方:“如果我们哪个死哒,活的那个就代为照看对方的父母。”李元成随部队到达XX省河口县驻地后不久,得知付先根于1979年3月第1页共3页因公牺牲。李元成悲痛无比,首先想到付先根的父母,面对战友的生死诺言,李元成从此开始以儿子的身份照顾付先根的父母,渐渐让老人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1996年,付先根的弟弟付先强去世,李元成帮忙操办丧事,从此更加照顾二老,也真正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李元成28年如一日地坚持照顾老人,而且要把这份爱进行到底。——2007年7月23日12版《李元成的选择:一句话一辈子》李元成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朴实与本真。他把爱给了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那份诚信孝义的大爱心让我们备感温暖;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实现一句诺言,那份一诺千金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敬重。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榜样,下面有请我们同学讲她(他)们经历过的诚信之事。第三个环节“发善心”。李元成诚信守信的美好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去学习,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一诺千金,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发扬他的品德,一起来发善心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诚实守信的经典篇章1、不逆诈,不忆不信。——出自(春秋)《论语宪问》译文:不事先揣度别人存心欺诈,不妄加推测别人不诚实。2、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求忠义诚信,那么怎能在世上立足呢。3、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以信者,诚言。——出自(战国)《荀子大略》译文: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4、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出自(先秦)《礼记大学》译文。追求心地诚实,问心无愧之人,是不会做出自欺欺人之事的。5、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译文: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的修养就能端正身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第2页共3页【配舒缓轻柔音乐一段】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送吉祥。现在,我们进入本次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为全体同学送上吉祥的祝愿:“送一份吉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千年文明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道德讲堂衷心祝福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诚实守信,要从小事做起,从说话算数、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诚实守信,信守承诺。下面进入第六个环节行崇德礼。请大家面向“德”字行鞠躬礼。让我们在这道德的殿堂,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