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学分层作业,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与思考毛露琼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的背景数学《课标》中也指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长期以来,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一刀切”的作业布置,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也忽视了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主性差,学习能力不足。本课题基于生本理念,对其中“分层”这一具有生命力的研究内容作为切入点,实施分层作业研究。(二)选题的意义分层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是当前教育实践的热点。教育部曾多次针对作业量的问题提出减负的要求,上级部门也专门发出通知,切实要求做好分层作业工作,新闻媒体也多次报到了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它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支点。“学会学习”不仅指学习者善于学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更能够自觉地、独立地学习,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二、研究设计(一)概念界定作业分层: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设计一定量的作业,其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作业练习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通过长时间的实施以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二)研究目标1.课题成果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一系列实施分层作业的有效的操作模式,并具有将此模式的做法进行区域性推广的意义。2. 学生学习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的教育目标。3. 教师成长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让教师在探索有效分层作业的操作模式、精心编制题库的过程中,增强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习题创编与命题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三、研究过程(一)明确分层作业的指标1.作业目标分层根据新课标设定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将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本知识点的课标基本要求;课标较高要求和理想要求。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