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可为将来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奠定基础,所以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这需要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使孩子在幼儿时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在此将我们幼儿园在 2016 年幼儿出现的心理行为矫正的个案小结如下:刘羽涵,(女)2013 年 5 月出生,入园时胆小,性格孤僻,不说话有退缩行为。早产儿。做事慢半拍,爸爸对孩子缺乏耐心(家园配合耐心引导,多走出去和同伴交流,学习交朋友,增强自信心)杜晨希,(男)2013 年 7 月出生,手一直在动,好动,不愿与人正常交流,知错不改,妈妈都“怕”他,父母工作忙,平时有爷爷奶奶带着,集家人的宠爱于一身过于包容,刚入园幼儿(任性受隔代亲的影响,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扬优点,增强是非观念,注重交流和正面引导,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卜钜宸,(男)2013 年 2 月出生,与幼儿经常发生攻击行为,影响课堂纪律,冷处理(单独坐一桌)(缺乏关注,捕捉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事例进行引导,学习融入集体生活)马梓恒,(男)2011 年 1 月出生,神情游离不定,像在关注什么,又像在沉思,注意力不集中,打扰别人提醒无用(家园共育多关怀发现亮点,多做事情逐步忽视小动作)宋若初,(男)2013 年 7 月出生,孤僻爱自言自语,看到不喜欢的害怕哭泣,口齿不清,睡觉时会时常自己不停说话(喜欢笑着和他打招呼,老师多关爱,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