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思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全身器官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分泌不足、咳嗽、咳痰能力弱、吞咽反射较差易致反流等原因 ,呼吸系统感染尤其是肺炎仍是儿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由于小儿急症尤其是重症肺炎起病快、来势猛、并发症多、常累及全身、典型表现常被掩盖或被忽略等,因抢救时间仓促易致诊治不当,导致病情进展恶化,甚至死亡。 1 诊断思路 1.1 首先确立肺炎 1.1.1 在急诊室首先注意呼吸频率在基层条件较差且情况较急时 ,可根据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强调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 ,呼吸急促即可诊断肺炎(<2 个月呼吸≥60 次,2~12 月呼吸≥50 次,1~5 岁呼吸≥40 次),新生儿常伴口吐白沫状物。重症肺炎时有激惹、嗜睡、拒食、下胸壁凹陷和紫绀。 1.1.2注意有无紫绀 有些患儿为保证气道开放使头后仰,被动向前屈颈,应与颈项肌强直鉴别。若听诊肺部存在湿罗音,捻发音或皮下有捻发感时应注意气胸;发现一侧叩浊或呼吸音消失时注意胸腔积液。 1.1.3 X线照片是判断肺炎的客观证据 可有片状阴影或肺纹理改变。同时能够区别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对细菌性、病毒性或支原体肺炎有一定提示作用,也能帮助排除肺结核、肺囊肿、支气管异物等导致呼吸急促的疾病。1.1.4 气道分泌物培养可协助肺炎的病因鉴定、明确导致肺炎的病原可采取气管内吸引、纤维支气管镜或肺穿刺获取标本 ,但方法较复杂、操作难度大 ,口鼻咽部分泌物培养价值有限,故需临床合理选择。1.1.5 其他辅助检查 如CT、B超可进一步鉴别和确定有无脓气胸、肺脓疡、占位性病变、肺发育不良等。 1.2其次了解肺炎发生的状态 ①病程:根据肺炎发生的时间可有急性 (病程<2 周)、迁延性(病程 2 周~3 个月)和慢性(病程>3 个月)肺炎;②病理:根据肺炎的病理形态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③病原:由于微生物学的进展 ,同一病原可致不同类型的肺炎 ,部分肺炎可同时存在几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临床上主要区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和卡氏肺囊虫等性质的肺炎;④来源:根据肺炎发生的地点不同可分为社区获得性和医院内感染性肺炎;⑤途径:根据肺炎发生的方式不一,应特别分析肺炎属于吸入性(如羊水、食物、异物、类脂物等)、过敏性、外源感染性或血行迁徒性(败血性)等;⑥病情:根据肺炎发生的严重程度区别为普通肺炎抑或重症肺炎。 1.3若考虑重症肺炎则需全面评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