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如何备课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在农村小学不过是几年的时间。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但不管如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备课。因此,备课就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谈谈信息技术课备课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素。一、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研究教材要从技术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技术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技能,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备教材就是要按教学纲要标准,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因地制宜,统观全局。具体做法如下:备教材首先要按单元读完教材内容,结合学校硬件软件条件,按单元任务、学习目标、单元小结的自我评价,结合配套教学光盘资源和当地乡土资源,按任务驱动教学法确定教学中学生完成的任务和完成任务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写出单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其次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在充分使用省教科院的配套光盘和乡土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第三,依照单元小结中的教学目标,结合省教科院的配套光盘和乡土资源制定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后,使用屏幕录像或 PPT 做好技能知识的讲授准备工作,广泛阅读有关信息技术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写好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课件。二、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在课堂上要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备课时要做到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下设计出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每个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考核时要以组为单位,若某个小组成员考核不及格,则该小组均不及格,这样可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讲解完知识技能后可将屏幕录像或 PPT 传到学生机上,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未掌握的技能。三、备硬件软件教师在上课前应对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学生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调试好,并在计算机中安装必备的教学和学习软件,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运行正常。在教学中要结合学校硬件环境,选择好教学软件版本,不要过分追求软件的高版本,否则在课堂教学中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