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升初之行程问题的解法---比例法根据近千套各类奥数竞赛和"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的分析,平均每套试卷按12 道题,满分 100 分计算,就有 1.8 道试题为行程问题(即每 120 道试题中有 18 道是行程问题),分值为 21 分。行程问题占一套试卷分值的 1/5 左右,所以行程问题不论在奥数竞赛中还是在"小升初"的升学考试中,都拥有非常显赫的地位,都是命题者偏爱的题型之一。小学生"行程问题"普遍是弱项,有几下几个原因:一、 行程分类较细,变化较多。行程跟工程不一样,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是行程则没有关键点可以抓住,因为每一个类型关键点都不一样。二、 要求对动态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行程问题的题目语言叙述本身就很长,加上所描绘的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很难从复杂的语言叙述中提炼出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三、 行程是一个壳,可以将各类知识往里面加。很多题目看似行程问题,但是本质不是行程问题。因为行程的复杂,所以学习行程一定要循序渐进,掌握各类行程问题的解题关键点。下面举例讲解用比例法求解一类行程问题。方法指导:复杂行程问题经常运用到比例知识: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正比;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分析时可以抓住题中含有比的句子进行分析,以此作为突破口,一步一步求得结果。也可以从题意的叙述中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得出所需的数量之比,再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解。能用比例法解决的行程问题的特点:能直接或间接地求出速度比或同一时间内的路程比12例 1: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在距中点 15 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边讲边练:1、甲、乙两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对而行,甲、乙两车速度比 7:5,相遇时距中点 12 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 2: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6.5 小时相遇。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2行 52 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3。求两城之间的距离。边讲边练:1、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 小时相遇。已知甲车行 1 小时距 B 地 340 千米,乙车行 1 小时距 A 地 360 千米。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20)2、客车由甲城到乙城需行 10 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行 15 小时,两车同时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距离乙城还有 192 千米,求两城间的距离。23例 3:甲、乙两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对而行,5 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