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接一、什么是观察顾名思义,“观”是“看”,“察”是“思考”,两者放到一起便成为“一边看一边想”这么一种活动。因此,观察不仅仅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而且是人的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二、课堂观察的作用1、可以看到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可以从日常课堂教学中发掘人们的实践理性,提出新的观点3、可以辅助其他研究方法,比如在访谈时进行预备性观察可以使访谈更加具有针对性三、观察前应该如何作准备(一)制定观察计划1、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是什么?2、观察的内容、对象、范围:我想观察什么(包括人、事情、内容的范围)?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通过观察这些内容我希望回答什么问题?3、地点:我打算在什么地方进行观察?这个位置对我的观察有什么影响?4、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我打算在什么时间进行观察?一次观察多长时间?我准备对每一个人(群)或地点进行多少次观察?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长度和次数?5、方式、手段:我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6、效度:观察中可能出现哪些影响效度的问题?我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什么措施获得比较准确的观察资料?7、伦理道德问题:观察中可能出现什么伦理道德问题?我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如何使自己的研究尽量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教学?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二)设计观察提纲1、谁?(有谁在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的角色、地位和身份是什么?)2、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场的人有什么行为表现?他们说/做了什么?他们说话/做事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调和形体动作?他们相互之间的互动是怎么开始的?哪些行为是日常教学中的常规?哪些是特殊表现?不同参与者之间在行为上有什么差异?他们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3、何时?(有关行为或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持续了多久?频率如何?)4、何地?(有关行为或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这个地点有什么特色?)5、如何?(有关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事情的各个方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什么明显的规范和动作机制?)6、这什么?(促使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关人员对此有什么看法?有关人员的目的、动机和态度是什么?)1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记录表学校时间授课教师姓名及相关资料性别教龄职称教学环节观察到的事件(教师)观察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