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质量相关问题铸坯质量标准如下:1、边长允许偏差±5.0mm。2、对角线之差±14.0mm。3、连铸坯的弯曲度每米不得大于 20mm 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度的 2%4、连铸坯允许鼓肚,但高度不得超过连铸坯边长的允许正偏差(5mm)。5、连铸坯端部切斜不得大于 20mm。6、连铸坯不得有明显的扭转。7、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重接、翻皮、结疤、夹杂、深度或高度大于 3mm 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皱纹、冷溅、耳子、凹坑和深度大于 2mm 的发纹。连铸坯横截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铸坯质量分析:(一)、脱方1、缺陷特征:横截面上两个对角线超标,常伴随有角部横裂和内部裂纹的产生。2、影响:在加热炉内造成堆钢,在轧制时产生折叠或扭转;铸坯因脱方而伴随角部内裂,易在轧制时产生裂边缺陷。3、产生原因:(1)一冷、二冷冷却不均匀;(2)结晶器铜管尺寸不合适,铜管变形,磨损严重;(3)连铸机对弧不准;(4)结晶器振动不平稳。4、预防及消除办法(1)保证结晶器水缝均匀;(2)保证一冷水水质,防止结垢;(3)保证结晶器铜管尺寸,及时更换结晶器铜管;(4)保证二冷段喷嘴对中,切喷嘴无堵塞;(5)对弧精度符合工艺要求;(6)调整好振动参数,使结晶器振动平稳,无偏振现象。(二)、中心线裂纹1、缺陷特征:铸坯中心线有裂纹,类似方坯的中心疏松,中心线周围有严重的疏松、偏析和夹杂物。2、影响及危害:在轧制无法焊合,在钢材上成为缩孔残余或分层。3、产生原因:钢液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体积收缩时填充不足所致。具体原因如下:(1)铸坯在冷却的过程中冷却强度不够;(2)拉速过快;(3)浇注温度过高;4)扇形段辊间距不合适。4、预防和消除办法:(1)增大比水量,延长冷却段;(2)控制拉速;(3)降低钢水过热度;(4)合理的配水制度;(5)调整合适的辊间距,避免鼓肚(三)、切割断面不齐1、缺陷特征:切割断面粗糙,凹凸不平。2、影响及危害:轧制时造成头部分层而堆钢3、产生原因:(1)切割机割嘴锋线不正或使用时间过长;(2)切割时有回枪现象。4、预防和消除办法:(1)定期更换割咀;(2)切割时保证一次切断。(四)、重接1、缺陷特征:在连铸坯表面呈现环型的金属疤块,有明显的不完全焊合的痕迹。2、影响及危害:在轧制时被拉裂,造成中间轧断而堆钢或表面形成横裂纹3、产生原因:(1)注流突然停浇或瞬间停止拉坯;(2)钢水过粘,温度太低;(3)润滑不良;(4)结晶器液面波动太大。4、预防及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