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教材简析】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平行线。2、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会借助直尺等学具画平行线。4、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大家手里都有两把尺子,如果我们把这两把尺子看成是两条直线,那么请你想一想,这两条直线存在怎样的关系?请同位两人合作,摆一摆,并把他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同桌合作,边摆边画,教师把学生所画的关系画到黑板上。[设计意图: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让学生用小棒代替两条直线,摆一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使抽象的认识具体化了。教师把学生的摆法全部罗列出来,为后面的分类感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 分类感知,初步认识平行与相交。谈话:我们摆出了这么多种位置关系,同学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你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根据两根小棒是否靠在一起分类,把(1)、(3)、(5)、(6)、(7)分为一类;(2)和(4)分为一类。根据两根直尺所摆成的图形来分类,把(1)、(5)分为一类,两根小棒组成了几个角;(2)、(4)分为一类,两根直尺不靠在一起;(3)、(6)、(7)分为一类,两根小棒都形成了一个角。根据两根直尺代替的是直线,直线是可以延长的,把(1)、(2)、(3)、(5)、(6)、(7)分为一类,它们延长之后是交叉在一起的;(4)分为一类,它们延长之后是不会交叉在一起的。学生交流各自的分法,对出现的不同分法暂时不予评价。反思:刚才我们说把两根直尺看作两条直线,也就是每个图中的两条线都应看作是——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