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读后感VIP免费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读后感_第1页
1/11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读后感_第2页
2/11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读后感读到这的时候,我静止了,发现自己不知何时,不知为什么,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这份信念竟然变成了思想中的乌托邦,简单粗暴的行为,急于求成的心态让我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学生的潜质。我眼前呈现着孔子失去颜回时的那份发自肺腑的悲怆,这样的人才是圣人。而现在的我,竟然开始怀疑这份真挚深情的存在。书中的魏书生,这位优秀的教育家用行动诠释着,并告诫着我们:这份深情是教育者的情怀,是教育者应该具备的情怀。魏书生——民主教育的成功实践家。“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好习惯”的教育理念,勇敢的改革胆识、不断进取的科研志向、顽强的自学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语文教学、班级管理中的种种琐细既无豪言也无壮语,只是发动人人、立足时时、做好事事,正如书中所述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在如今的教改大潮中,我被潮来潮去嘲弄着,竟多时顺潮而下而无自我;赶着潮儿迷失方向而失去自我。记得当时接手才上三年级的本班时,我曾信誓旦旦地想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教授,尽快地引导他们及早走上轨道,便向领导申请能不能暂时不参加学校的诸如月考等考核,至于个人的得失我不计较,当时这一提请就被否定。我没有像魏书生那样幸运,是因为我没有据理力争;我选择了一味地迎合和再三地退让,两年下来,虽甚耗自己精力但成效并不明显,更谈不上似锦。其中,也辅导有十多篇学生作文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但是自己个性的教学继承发挥、教育思想总结未有成作,想想仍觉悲哀。自被拒绝申请后,我自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压力甚重,在学校一系列改革行为中感觉种种的不适应,更有力不从心、自卑无助之感。和魏书生先生相比,为了能弃官从教,他竟然申请了150次之多直至成功地实施自己的民主教育,我自叹差之甚远。我不埋怨自己没能遇上伯乐,更不该埋怨自己没有赶上魏书生的那个时代,其实我和魏书生所处的时代都足够的开明和富于创新,只是我缺少了那份胆识和奉献的精神。我已经足够第1页共11页得幸运,上天眷顾着我,让我得到了市学科带头人、“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让我多次有机会在省市区交流学习,得到了他们未能及的那份幸福和愉悦。然而,不知怎么,现在说起这些荣誉时,我总觉有愧疚之感,心中隐隐地感到缺失了什么。魏书生——课堂教学六步的创造者。文中近乎白描式的叙述,告诉我们魏书生能够做到的,我们有心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做的到且能够做得好。可,事实不尽如人意,为何。关键在于看似极为简单的做法——贵在坚持,贵在平等,贵在尊重。我们不能长此地落实并顶真。反而我自感觉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它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离它们也越来越远。这悲剧之源,竟是我们逐渐丢弃的是教育之魂——尊重、平等、坚持。十年课改后的新一轮课改思考,我竟然听到的是有些人全面的否定前一个十年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该有些继承和批判的思想,学会扬弃。教育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历,我们把它看成了什么。又把它当成了什么。有良知的教育者回顾反思自己的工作,需要静心地斟酌和考量。写及此,我再次恋恋地拿起这本书,封面上“魏书生”三个字的潇洒俊逸,犹如其人看似瘦弱的身形穿梭在学生中间,不细观之,不能分辨哪是师哪是生;仿佛间,灯火通亮处,笔耕者正是他,或低头思想状,或举手微笑之……“民主教育”四字端庄挺拔,似乎紧盯着我,让我把它拾回并再次铭记在心。《魏书生的民主教育》这是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应该花些时间用心看一本书,是看后能够引起读者反复深思的好书,希望它能够成为你的朋友,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朋友。再次打开,随性地打开,上面赫然写着这么几句话。“魏书生用道德、理智的法的准绳将自己勒得很紧,因为他明白——……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欲望。理解、顺应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这段摘自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的几席话语,告诉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及教育管理者,这份理解、顺应、改变,即是对学生,更是对自己,对工作,包含着教育教学管理、班第2页共11页主任管理、德育工作等,都可实用的准则。它体现的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