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过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为破解土地紧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问题,工业规划处对全市工业用地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工业用地效益和发展潜力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借鉴了新加坡在工业用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市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一些对策建议。具体如下: 一、全市建设用地基本情况 我市陆域范围面积为 1952.84 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046 平方公里,约占 54%。截止 2006 年底,我市现状建设用地 729 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工业用地 264.91 平方公里,占 36%左右。 二、工业用地基本情况 (一)工业用地增长情况 从特区成立到 2005 年,深圳工业以年均 22%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拉动 gdp 的主要动力。但这种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土地基础上的粗放式增长。1994—2005 年间,工业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比例由 31%上升至 36.2%,一直高于《国标》的 15—25%和《深标》的 10%--25%。2000—2005 年全市工业用地增加 125.48 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增量的 51.69%,年均增加25 平方公里。 (二)2006 年和 2007 年新增工业用地情况 2006 年我市工业用地进入增速明显减缓的拐点。2006 年计划新增工业用地 7.0 平方公里,实际新增工业用地 6.65 平方公里。 2007 年计划新增工业用地 4.8 平方公里,1-11 月实际供应工业用地 5.39 平方公里。其中上半年新增工业用地 5.15 平方公里。2007 年上半年实际新增工业用地比计划新增工业用地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国家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政策。 (三)未批未建的剩余工业用地情况 截止 2007 年底,全市未批未建的剩余建设用地中,组团(分区)规划已确定为工业用地功能的仅剩约 18.5 平方公里。此外,组团(分区)规划暂未确定使用功能的发展备用地还有35.32 平方公里。如果 35.32 平方公里的发展备用地 50%左右能用于工业项目,则可利用工业用地还有 30 平方公里左右,若能再消化闲置工业用地 10 平方公里,可利用工业用地可增至 40平方公里左右。 三、工业用地的供需分析 从产业用地需求来看,2005 年新增工业用地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产业约占 30%,交通运输设备产业约占20%,电气机械及器材产业约占 10%,其他产业占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