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注射治疗痛点注射治疗(triggerpointinjection,TPl)是疼痛门诊最早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效果确切、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治疗所有由肌筋膜异常引起的疼痛。作用原理:激痛点是一种局部病理性或解剖性问题,并具有伤害感受特性以及维持中枢敏化的作用。其病理特征:①无菌性炎症肌膜包绕的肌纤维;②硬化病变的皮神经增生的炎性结缔组织和脂肪与筋膜紧密连接运动神经,进入肌肉肌原纤维,损伤线粒体。表现为在肌肉静止时激痛点里可以触摸到的紧绷肌带,无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激痛点经常会被肌肉的过度负荷激活,出现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紧张带。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伴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牵涉痛。软组织损伤的激痛点较多地发生在人体的肌肉、筋膜、韧带的起止点,因为起止点是人体机械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受到的拉力大,不论急性的损伤或是慢性的静力性的应力超常,都可以损伤纤维结构,出现激痛点。1. 触诊定位方法:平滑式、钳捏式与深部触诊。(1)平滑式触诊:手指来回推动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寻找其中的条索状物或硬结。主要用于浅表的肌肉,如斜方肌、股直肌、掌长肌等。(2)钳捏式触诊:拇指与其他手指钳捏住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以前后推动的方式寻找其中的硬结。主要用于身体体表游离缘肌肉中激痛点的定位,如大圆肌、胸大肌外侧缘的激痛点。(3)深部触诊法:将手指放在注射部位皮肤表面,向深部施加压力,引出局部性的压痛和放射痛。主要用于体内深层肌肉如腰大肌、腰方肌等激痛点的定位。2.注射器材:10ml 注射器,1%利多卡因每点 3~5ml,每周一次。3.注意事项:(1)诊断要准确,否则治疗无效。(2)无菌操作,防止穿刺部位感染。(3)局麻药过敏可致呼吸、心搏骤停,治疗室需配置监护和抢救设备。(4)对注射部位一定要有立体解剖概念,切勿损伤血管、神经、胸膜、腹膜。(5)同一部位进针,要向 3 个方向注药,使肌硬结被充分浸润。(6)为了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注药速度宜缓慢,注药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掌握注药速度、改变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注药后可行局部按摩。眶上神经阻滞1. 应用解剖眶上神经由三又神经的眼神经支发出,前行于上睑提肌和眶顶壁之间,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分布于眼睑和前额部,其额支纤维可以延伸至颅顶与枕大神经交通。眶上孔多位于眼眶上缘中、内1/3 交界或中点附近,其形态及位置的个体差异较大,约 60%为切迹,21%是单骨孔,余者 2~3 个骨孔或切迹。切迹宽度多为 5~6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