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库存物的维护与保养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库存物品变化的形式、加速库存物变化的原因以及降低库存损耗的手段。储存在仓库里的物品,表面上看是静止不变的,但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物品发生的轻微变化,凭人的感观是觉察不到的,只有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被发现。保管保养是仓库的最基本的任务,库存损耗指标又是衡量一个仓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于仓储管理人员来说,认识和掌握各种库存物变化的规律,才能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措施,有效地抑制外界因素的影响,为库存物创造适宜的保管环境,最大限度地减缓和控制物品的变化速度和程度,维护库存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读者理解库存物品变化的形式、加速库存物变化的原因以及降低库存损耗的手段。第一节 库存物变化的形式物品在仓储过程中的变化形式归纳起来有物理机械变化、化学变化、生化变化及某些生物活动引起的变化等。一、物理机械变化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物质本身的外表形态,不改变其本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并且有可能反复进行的质量变化现象。物品的机械变化是指物品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态变化。物理机械变化的结果不是数量损失,就是质量降低,甚至使物品失去使用价值。物品常发生的物理机械变化主要有挥发、溶化、熔化、渗漏、串昧、冻结、沉淀、破碎、变形等形式。(一)挥发挥发是低沸点的液态物品或经液化的气体物品在空气中经汽化而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液态物品的挥发不仅会降低有效成分、增加物品损耗、降低物品质量,一些燃点很低的物品还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一些物品挥发的蒸汽有毒性或麻醉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常见易挥发的物品如酒精、白酒、香精、花露水、香水以及化学试剂中的各种溶剂,医药中的一些试剂,部分化肥农药、杀虫剂、油漆等。挥发的速度与气温的高低、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液体表面接触空气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防止物品挥发的主要措施是增强包装、控制仓库温度。高温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保持较低温度条件。(二)溶化溶化是指某些固态物品在保管过程中,吸收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当吸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溶化成液态。易溶性物品必须具有吸湿性和水溶性两种性能。物品溶化与空气温度、湿度及物品的堆码高度有密切关系。虽然溶化后物品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形态改变,给储存、运输及销售部门带来很大的不便。对易溶化物品应按物品性能,分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