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还有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的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文化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