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1/9
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2/9
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3/9
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人格品性,而人格品性的形成,正是养成教育的目的。把德育工作重心落实在养成教育上,则是抓住了德育工作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成教育就是评价德育工作的标准,它直接体现教育的质量和作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一个好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纷纭复杂,但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时,它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是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需要。然而,中小学的养成教育同时又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引起我们对养成教育途径、方法及其体系建构的实践和思考。一、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问题呈现。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灿烂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根基厚重,文化传统一以贯之。我们是一个尤其重视“德”的民族,因为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哲学和文化体系都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之上的,大到一国之君,小到普通百姓,无不“以德取人”,“德”成为评价人的最根本的标准。我国的“德”文化拥有厚实的底蕴,丰富的沉淀,拥有完整的体系,更是礼仪之邦的典范,而在我们当下的中小学中,为什么我们养成教育还1有诸多不如意?为什么养成教育收效甚微?为什么养成教育如此难为?(一)养成教育流于形式,而不重实效。在养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注重形式上的东西,很少在实际的效果上考虑的现象,学校班级出台很多规定,在各项规定中不求学生内心情感的认同,而单方面从主观上出发,各项条款看似美好,实则不是对学生从心灵上的感动,故而很难有效。我们在完备的养成教育条款中,更偏重于对学生的处罚,从执行中看似严格,却没有从学生内驱力上下功夫,不但效果不佳,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这是养成教育的一个显著问题。(二)养成教育流于零碎,而不成体系。学校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不成系统是一个较为普通的现象,在养成教育的各个方面的规定中,缺少彼此的关系研究,要么彼此无关联,要么不管学生的层次,都同样的一个规定,即小学生与高中生的某些要求就完全一样,这样谈何养成教育,更难说从幼儿到高中甚至到大学的养成教育的一以贯之的体系。实难在养成教育中取得效果。(三)养成教育流于高大,而不具细小。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最可能犯的毛病就是高、大、全。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德育工作之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