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最新)在改革开放走到第 X 个年头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及从什么样的角度、态度、力度来认识和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 40 年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郑重宣示新时代开启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背后有着怎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次革命中的“革命”意蕴邓小平同志最早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 1985 年 3 月 28 日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说到“革命”,我们并不陌生,曾经一个时期“革命”是中国最流行的一个政治话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革命是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运动。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革命是国家内部剧烈的、根本性的、暴力性的变迁,以改变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神话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行为和政策。”而改革是一个国家领导层主动推动的、通常是渐进式的社会政治革新。但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正如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广义上讲,革命泛指某种事物发生的根本变革,从量变产生质变,引起质的飞跃,如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等。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与之相连的社会主义革命,亦即不同于政治和社会革命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改革开放性质的精辟概括,也是他关于改革开放性质思想的最集中体现。重温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不仅是政策选择,也是制度变革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第一次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