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段重要论述有三个基本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从而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任何历史画卷都不能翻开;人民群众是历史演进的“剧中人”,又是历史过程的“剧作者”。毛泽东多次讲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也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也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历史归根结底还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并不否定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只有与人民群众密切结合起来,英雄人物才能创造属于他的时代。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就在于这一点。否则,即使盛极一时,也会最终为历史所淘汰。比如,蒋介石就曾在日记中说:“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余不愿为时势所造也。”但他违背全国人民的愿望,顽固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结果不但没有造出“时势”,反而为“时势”所淹没,落了个被人民所抛弃的下场。在近代中国,只有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才最终创造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势”。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真正的英雄”,要向人民学习。毛泽东曾指出,无论什么事,“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