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一、XX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XX省是较早启动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地区之一。从1999年开始,XX省逐步建立起一套涵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类保险在内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体系。20XX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以后,XX省又迅速做出部署,积极推进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并轨。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在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参与率不高。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现统一,不同农民工由于户籍、行业、用人单位等因素影响,获得社会保障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主要有4种,即参加城镇了职工社会保险,参加了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险,①购买了商业人身保险以及上述3类保险某种形式的组合。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在京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与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参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比重分别为14.54%、13.04%、10.60%、12.48%和6.29%,均在15%以下;参加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比重分别为3.28%和30.02%。即使是20XX年全国覆盖面已达到9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京农民工的参与率也仅为58.07%;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比重为11.35%,同样处于较低水平。低参与率导致很多农民工都缺乏有效的基本保障,根据统计,无保障的调查对象所占比重达到27.30%。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受益面有限。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民工还面临着受益难的问题。本研究以参加了某类保险并领取过保险金、报销过相关费用或者保险公司给予过赔付为标准,计算了不同保险类型的受益人数及其比重。统计结果显示,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12.76%外,其他几类保险的受益面均在7%以下。其中,参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调查对象受益比重分别为1.29%、5.76%、2.65%、3.01%和1.49%,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第1页共4页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受益比重为3.13%,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调查对象受益比重为6.61%,参加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则无人受益。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略大,但存在受益程度低的问题。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710.2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3.15亿人次,平均每人次仅受益130.05元。3.农民工社会保障主动参与意识有待增强。从统计分析来看,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更多是出于外部原因,主动参与的意识仍有待增强。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来看,农民工参与的责任和决定权主要在用人单位或雇主身上,所以,由“用人单位或老板安排”是参与的主要方式,占总数的88.53%,“自己申请参加”仅占6.20%。从农村社会保险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常是以村为单位集体统一办理,所以,“村集体统一要求”是主要参与方式,占总数的74.40%,“自己申请参加”仅占25.05%。对调查对象未参与社会保险的原因分析,同样能揭示出调查对象缺少主动参与意识。据统计,调查对象不参加社会保险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没有必要参加”,占总数的26.61%。这就意味着超过1/4的调查对象还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4.农民工对自身社会保障状况并不十分满意。在京农民工对自身的社会保障状况不十分满意。在满分为10分的情况下,调查对象对自身社会保障状况的评分平均为5.06,介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尚未达到满意的水平。不同的保障方式之间存在差异,评分最高的是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调查对象,评分均为5.55,参加农村社会保险的调查对象评分为5.29,无保障的调查对象评分最低,仅为4.47,处于不满意的范围。5.不同的保障方式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选择了20XX年平均患病次数、20XX年未患病比重和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这3个健康指标来反映不同保障方式的效果,其中,20XX年平均患病次数和20XX年未患病比重用来反映调查对象生理健康水平,前者值越低意味着该群体越健康,后者值越高意味着该群体越健康;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用来反映心理健康水平,满分为10分,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