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 配合数字测深仪测深技术 一、引言 RTK 技术在陆地测量和放样的应用中已经比较成熟,在海洋测量和海洋工程中的应用也已经兴起。以往的水深测量多采用交会定位,故测量工作受气象的影响较大,精度难以保证,测量工作难度大,外业测量人员也很艰苦,且成图时间长。使用 GPS 技术后,这些困扰水上测量工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随着 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 RTK 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上测量可以采用 GPS 无验潮方式进行工作(RTK 方式)成为可能。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变得更经济,特别是在监测工程中与传统的测量手段比较更能及时、高效、精确的提供监测信息,为指导施工提供必要的参数。 二、无验潮水深测量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 如下图所示 将GPS 流动站卫星接收天线与测深仪的声纳探头相连接利用GPS-RTK 测量技术实时测量探头底部高程而测深仪也同步测量声纳底至水底深度,水底高程计算则为H 水底=h(实时声纳底部高程)-水深。RTK 无验潮测深能消除波浪和潮位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水上测量方法。 三、水深测量的基本作业步骤 水深测量的作业系统主要由 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数据通信链和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组成。测量作业分三布来进行,即测前的准备、外业的数据采集测量作业和数据的后处理形成成果输出。 1、测前的准备 1.1求转换参数 (1)将 GPS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 A上,设置好参考坐标系、投影参数、差分电文数据格式、发射间隔及最大卫星使用数,关闭转换参数和七参数,输入基准站坐标(该点的单点 84坐标)后设置为基准站。 (2)将 GPS移动站架设在已知点 B上,设置好参考坐标系、投影参数、差分电文数据格式、接收间隔,关闭转换参数和七参数后,求得该点的固定解(84坐标)。 (3)通过 A、B两点的 84坐标及当地坐标,求得转换参数。 1.2建立任务,设置好坐标系、投影、一级变换及图定义。 1.3作计划线。如果已经有了测量断面就要重新布设,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密。 2、外业的数据采集 (1)架设基准站在求转换参数时架设的基准点上,且坐标不变。 (2)将 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和便携机等连接好后,打开电源。设置好记录设置、定位仪和测深仪接口、接受机数据格式、测深仪配置、天线偏差改正及延迟校正后,就可以进行测量工作了。 3、数据的后处理 数据后处理是指利用相应配套的数据处理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