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教学难点:1.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2.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教法设计:示范指导,多体辅助,适当讲解。学法设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 个装水烧杯,1 个空烧杯,1 根玻璃棒,1 张滤纸,1 袋盐,过滤装置,PPT。为小组准备:一个水槽,6 个烧杯,食盐、沙、面粉各 1 袋,1 根玻璃棒,3 张滤纸,过滤装置,实验记录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从前,有一匹小马驮着一袋食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食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为什么呢?师:盐去哪里了?(水里面)师:像盐这样的物质放入水里不见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溶解)师:是不是所有物质放进水里都能溶解呢?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物质到底有没有溶解。【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二)实验探究1. 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的变化师:食盐和沙子我们都是很熟悉,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它们,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并做好记录。小组长把食盐和沙子拿出来。【学生小组观察食盐和沙子特点并回答】(食盐和沙子都是一粒一粒的,颗粒状的)师:它们都是颗粒状的,接下来我们把食盐和沙子分别倒入两个装有清水的烧杯中,看看它们的颗粒有什么变化?然后,我们再用玻璃棒搅拌一下,再看看它们的颗粒有什么变化。并在实验记录表中作好记录,音乐声响起实验结束。下面小组长到讲台上面领取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分发玻璃棒】师:搅拌前,我们看到了盐和沙的什么现象?(盐颗粒变小,变少;沙子颗粒没有变)师:搅拌后食盐发生了什么变化?(食盐不见了)食盐不见了,去哪啦?(跑到水里去了)食盐不见了,跑水里去了。所以我们说,食盐……(溶解了)师:搅拌后沙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沙子有点变浑浊,还是沉在杯底)我们把沙子沉在杯底叫做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