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教案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学会区分生活中的光源与非光源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和光线作图3. 理解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4. 掌握影子形成的原理和作图,理解日食月食原理5. 理解小孔成像产生原理并能够分析小孔成像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分组探究性实验,并根据小组讨论得出的实验结论分组汇报,在掌握成像规律同时,锻炼科学实验探究和现象归纳总结能力,并在小组实验和讨论过程中锻炼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在分组汇报过程中锻炼表达与演讲能力,建立对科学的兴趣和自信。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观察联想生活中的现象建立对科学的好奇和兴趣;2.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建立对科学严谨性和实证性的追求;3. 通过作图构建理想模型理解光线的方向和路径,并掌握化抽象为具象的物理建模方法;4. 通过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归纳能力,同时激发小组成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和影子的形成原理和作图方法,并会用作图法分析日食月食现象的原理和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产生机制;3. 探究并得出小孔成像的成像规律,并能通过光路图分析成像原理。教学难点】1.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中“均匀介质”的理解;2.光线的理想模型搭建,并能够熟练掌握运用作图描绘点光源、平行光线的光路;3.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和总结。授课流程】1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3宜线传播的应用 4小孔成像10min20min40min30min模块名称及目标模块讲解时长模块一光源课前引导:太阳发出的光芒经过 8 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我们看到的每一刻的精彩都需要时间的等待。1. 光源(1)提问:所有的物体都发光吗?引出光源提问:列举生活中的常见光源?学生回答:太阳,电灯,萤火虫引出光源是自身会发光;提问:电灯任何时候都是光源吗?学生回答:电灯开启时是光源,关闭时不是光源引出光源是正在发光。(2)光源定义:自身会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3)关键点:光源的两个条件,需要自身发光和正在发光同时成立。2. 常见光源提问:太阳和发光的电灯的区别引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通过观看萤火虫和发光水母的图片引出生物光源。(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闪电(2)人造光源:燃着的蜡烛,发光的点灯,霓虹灯(3)生物光源:萤火虫,发光的水母lOmin3.常考的非光源月亮,钻石,电影荧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