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必備元素—II-V-I的和聲概念與練習方法 文/謝啟彬 不管你是對爵士樂即興有興趣的學習者,或是聽音樂找資料的樂迷,相信一定會常常聽到爵士樂手或是評論資料上說到「2-5」,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在談?是的,這是在爵士樂中很重要的和聲概念,所以我們先把它放到爵士曲式中來談。 所謂的「2-5」或「Two-Five」,原出於一種和聲進行上的動作,也就是低音的移動距離,會往下五度走,譬如如果是 D 和絃,那麼下個和絃就是 G 和絃,再下一個就是 C 和絃,這在許多被用來當作是爵士經典(標準)曲目的百老匯歌舞劇歌曲中,幾乎是家常便飯,請參考本欄「使用同一和絃進行曲式的不同主題旋律」一文,觀察許多曲子和絃根音(Root)的移動,便可一目了然。 這樣的一個動作,便決定了許多事情,而這動作,在小調(Minor Key)中特別多,打從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就是如此,許多法國香頌也是如此進行,甚至在受巴洛克風影響的重金屬搖滾樂中,也有數不清的例子。流行樂中,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 Gary Moore 的《Still Got The Blues》、Lionel Richie 的《Hello》及兼具兩首歌影子的黃品源《妳怎麼捨得我難過?》︰ 《Still Got The Blues》開頭 Dm7 - G7 - CMaj7 - FMaj7 - Bm7b5 - Em7 - Am7 《Hello》副歌 Dm7 - G7 - CMaj7 - FMaj7 - BbMaj7 - E7 - Am7 - A7 《妳怎麼捨得我難過?》副歌 Dm7 - G7 - CMaj7 - FMaj 7- Bm7b5 - E7 - Am7 - A7 請注意它們根音的走向,是不是都是往下五度?這五度不只有完全五度(Perfect 5th),還包括了調性內的五度—大多是減五度(Diminished 5th ),簡而言之,這樣的和聲模式,就是在一個小調中將調性和絃( Diatonic Chords)以五度下行的方式排列罷了!以上三首曲子,都屬於A 小調。在爵士樂中,各位還必須知道三首最有名的曲子,那就是原來也是法國香頌的《Autumn Leaves》、Jerome Kern 的《All The Things You Are》,以及 Bart Howard 的《Fly Me To The Moon》,請大家自行去分析一下,證明這個“慣性”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多數的爵士樂教學體系中,總要我們練習「五度循環」(Cycle of Fifth)的緣故,因為這樣練習能幫你克服轉調的問題︰ CMaj7 - FMaj7 - BbMaj7 - EbMaj7 - AbMaj7 - DbMaj7 - GbMaj7(F#Maj7) - BMaj7 - EMaj7 - AMaj7 - DMaj7 - GMaj7 - CMaj7 C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