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FDIS: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应用指南 介绍 0.1 背景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这也是当代社会的主题。 因为各种环境问题,逐步进化出了可持续发展、透明和承担责任的社会期望。 所以企业需要进行系统化环境管理,以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提供一个系统框架来保护环境,对环境状况做出反应,使其与经济社会的需求保持一致。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帮助企业达成环境管理的预期目标。 通过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使最高管理层获得持续的成功,并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预防或者减少不利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对环境条件和组织本身的不利影响 帮助组织实现符合性义务 用生命周期的观点控制或者影响与组织的产品、服务相关的设计、生产、分配、消耗、处置等过程,以便预防不利环境影响。否则,现实中很容易发生偏离 通过实施正确的环境选项,实现经济效益,加强市场地位 与相关方交流环境信息 标准不额外增加组织法律责任。 0.3 成功因素 所有层级的承诺,尤其最高管理层。 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机会预防或者减轻不利环境影响,提升有利的环境影响。尤其是从市场竞争和战略发展角度考虑。 最高管理层可以通过把环境管理整合进商业过程、战略规划,并将环境风险和机遇与经营重点摆在同等地位,将环境管理组织构架整合进全面管理体系中,对组织的风险和机遇进行有效的管理。 可以向相关方展示一个成功的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未规定最优的结果,标准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环境管理体系复杂程度根据组织不同(环境影响、符合性义务、范围、组织状况)而变化。 0.4PDCA 策划支持和运行绩效评估持续改进领导职责PDCA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的背景情况内部和外部的问题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计划的输出 0.5 标准内容 本标准准守ISO 组织的要求及标准格式。这些要求包括ISO 标准中更高等级的结构要求、核心内容的一致性、核心定义术语一致等,以方便标准之间的整合。 标准不设定特异于其他几个体系的特殊要求。标准让企业可以用通用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方法把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体系要求整合起来。 标准提供了一些要求,用于评价符合性。展示符合性可从如下方面执行:自我声明、第二方审核、委托审核、第三方审核。 附录 A 是解释,防止本标准的理解错误。 附录 B 是老版本和新版本区别。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应用指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