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 13 【药势】桂枝加葛根汤中的葛根 关于朱木通的书 朱木通写的医案集《中医临床廿五年》,前阵子绝版了,还有很多人没买到。学《伤寒》,这是一本很重要的参考书。手边还是有一本比较好。 【药势】桂枝加葛根汤中的葛根 ﹝摘自『伤寒杂病论慢慢教』第一期课第七堂﹞ 《伤寒杂病论》卷六第十五条: 「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强儿儿」这三个字,照郝万山教授讲的,念「酱紧紧」,把强当是「僵」,后脑勺僵硬。 基本上,「汗出恶风」前面说「太阳病」,这已经是在太阳病桂枝汤证的框架之中,太阳病有的脉浮、恶风寒等,都有。 「及汗出、恶风」桂林本是这样写,宋本是写「反汗出……」,我还是照桂林本,用「及」就好。因为临床上,汗出恶风、后脑勺僵,并不是一个冲突的状况,用「反」反而会制造无端的惊悚。 不管「及」或是「反」,这一条就是在说太阳病一个很像桂枝汤主证的结构下,又多了一个「后脑勺很僵」的症状,张仲景在这里教我们的是「多了一个症状,药是可以加味的」,桂枝汤加一味,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加了葛根后,桂枝和芍药就各减了一两,这一两可减可不减。实际上我们用科学中药,在桂枝汤里面加一点单味的葛根下去,就是桂枝加葛根汤了,不一定非要减桂枝和芍药。 但《伤寒论》是一本教学的书,我会觉得这样写很好。因为他告诉我们:一旦有了葛根,就比较不需要那么多的桂枝跟芍药力量。这写的是一个事实,因为用了葛根后,葛根本身也有清太阳经的效果,所以不一定要用那么多桂枝和芍药。 桂枝加葛根汤其实和桂枝汤主结构差不多,所以我们只要看葛根这一味药。 《神农本草经》: ●葛根中品:一名鸡齐根.味甘平.生川谷.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治下利十岁已上。 葛根又名「鸡齐根」,这个别名好象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只是音韵上的类似。 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神农本草经》里,讲到「治消渴」,跟葛根很相似药性的,还有两味药,一是「栝蒌」,另一是「土瓜」。瓜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藤蔓类;所以这三者,都是藤蔓类。 中国人看到藤蔓类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