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1 、实验内容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也是高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实验。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属于“举例说明”水平的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更加直观、丰富的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困难;二、属于“运用”水平的技能性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一帮一组和对多种实验材料进行重复检测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双达成。 2 、设计思路 在以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先介绍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即实验原理),然后再提供成分并不单一的待测样液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只针对样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验证,这样虽然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但是实验变成了“照单抓药”索然无味。今年我对本节教材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和适当的拓展。力求注重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尝试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环节一:联系生活、设疑激趣。以“安徽阜阳毒奶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资料展示、发现原理。通过资料展示、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环节三:参考案例、实验验证。教师提供单一成分的样液,然后由学生参考教材案例,完成验证实验。环节四: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生物组织,由合作小组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药品、用具,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 、实验目标: 3 .1 知识方面: 1 ) 举例说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 )比较不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3 .2 能力方面: 1 )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2 )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技能。 3 )在实验结果的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 )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改进和拓展,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 )通过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